找到相关内容4053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因缘与三业

    却也愿将心里闲话拿出来唠叨唠叨.此话是愚人偏见,愿有智者慈悲指示!   释迦如来教诫弟子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法说因缘.可佛法是因缘法,因缘和合而生法界六道,如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善恶果报,无一不是因缘而生.   十地圣人如是因果,因缘始一而无异,本来如是也.入流之人,能观因缘不昧因果;凡夫之人只受果报而不闻不觉其因,是故苦恼无量,陷在轮转六道暂无休息.   因缘轮转中,人是法界...

    释昌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1159094.html
  • 将佛法世俗化、浅化的证严法师(连载一)

    起,不能如实其不断的剎那生灭的坏灭性,因为心性愚痴闇钝而不能这个觉知心意识境界的虚妄,所以生起常见。」由上经文正义可知,常见外道是指称:一般人对每日都会间断而且正当现起运作时也是不停地剎那生灭的意识觉知心,不能真实其剎那生灭,误以为是不生灭的真实心,执以为实,所以产生错误知见,即误认为每夜断灭的意识心、现行时也是不停地生灭的意识觉知心是常住不坏心,与世俗人同样误认意识觉知心是不生灭...

    正光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2759110.html
  • 法念处戊、四圣谛

    比丘,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如实地:『这是苦。』如实地:『这是苦的原因。』如实地:『这是苦的息灭。』如实地:『这是导致苦息灭的修行方法。』」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比丘舍弃爱欲,如实地三界中的一切行法都是苦,如实地造成苦生起的过去因,如实地苦与苦因的灭尽为涅盘,及如实地透视苦、舍弃苦因、证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549343.html
  • 感受(Vedana)在内观的重要性

    乐在其中。他彻底明了无常的本质,故不再「对乐受生起贪爱」-那终将导致痛苦,也因此得以从感受中超脱出来。他如实任何感受终将灭去,不会生起贪爱的习性反应。在经验到内心的安祥与宁静等中性的感受时,不但不会为其所惑,相反的还能使自己保持超然。一位善修内观的学员,充分内心的宁静与安祥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因为这仍旧是无常,而且与其它感受一样,都不离身心的范畴。因此他不会对其生起贪爱,并能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冷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71443742.html
  • 真正的皈依处.

    、不具缚的差别;有钝根、中根、利根的差别;有刹帝利、婆罗门等的差别;有贪行、嗔行、痴 行、慢行、寻思行的差别,乃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等无量差别的有情,如来皆能善巧,各予应病与药,...lsquo;四、所调伏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种种行、种种性,或声闻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如 来种性。诸如是等,所调种性,既思惟已,如实所调伏者,此软根、此中根、此利根,...

    正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00869216.html
  • 防护诸根

    ldquo;复次,若有苾刍,欲勤加行密护根门;应以四相,妄念过失,及以四相,不如理作意。云何四相妄念过失?一、缺念,二、劣念,三、失念,四、乱念。缺念者:谓於密护诸根门法,不听不受,不善。劣念者:谓於彼法,虽听、虽受,难善;而不常作,非委悉作,若修,若习,若多修习。失念者:谓虽修习,亦多修习;然或有时不正而有所行。乱念者:谓即於彼非杂染中,生杂染想。杂染中生非杂染想。云何以四...

    正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53854011.html
  • 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顶果钦哲仁波切]

          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励缘的修行人。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境所引起的障碍...追求名利、权势。反之,应当幸运的来临,实在是我累世善行和慈悲所至的结果。纵使事业成功,也不应该忘记世间一切的成就都是无常的。    经典中说:“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立者必倒,高...

    顶果钦哲法王

    顶果钦哲仁波切|修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0956152129.html
  • 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

    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励缘的修行人。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境所引起的障碍而停滞及困扰,...应攀缘,而应当视之如幻梦。如果遇到富裕,以及发达成功能居住于高楼大厦之时,则不应自认为成就,也不应累积财富,而要求享受与追求名利、权势。反之,应当幸运的来临,实在是我累世善行和慈悲所至的结果。纵使...

    顶果钦哲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3838979.html
  • 法尊法师译:释量论(6)

    误境,不应道理,以他共相体性为所现境而通达故。又应非量,是错误故。曰:虽是错误而是量性,意乐于所趣境新生无欺故。又获得自相,应不须以自相为所取境,以除以摩尼为所取境外,现见由余行相亦能获得摩尼故。应...量。彼定第二量。于无非根觉,  由义力生故。不待义功能。于有障隔等,根觉亦应生。  若由遮现事,定解无事者,相违。或彼是,有遮行随因。  他心故。成立有二量。言说等转故,定成彼体性,  无欺故是量...

    法尊法师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4938552.html
  • 辨法法性论讲记(2)

    理解:   “能辨”为无误的智慧。   “所辨”为有法和法性。一般有法是指有为法,法性指无为法,但依本论而言,有法特指轮回生死,法性特指三乘涅槃。...ldquo;何”是指有法轮回,“余”是指法性涅槃,“彼等”是指有法和法性。   由何者而应当永断呢?由有法轮回而应当永断,即有法...

    益西彭措堪布

    辨法法性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09523832115.html